旺報【本報訊】
如果說大陸網路發展的成功都始於模仿,例如即時通訊工具QQ、社群媒體微博、購物網站淘寶等,「餘額寶」應足以洗刷大陸山寨的惡名。其「第三方支付(支付寶)+貨幣基金」模式為全球首見,可以說,在網路創新應用上,大陸企業家開創了「新商業文明」。
「餘額寶」被譽為撬開了「屌絲理財」的一道縫,意即開啟了大陸平民理財之路。相較於一般銀行理財產品較高的起點,一般來說最低要5萬元人民幣才能購買,而餘額寶僅需1元人民幣即可購買貨幣基金。如此低的門檻,加上網路的便利性,更基於原有支付寶的強大平台資源,自6月13日上線僅1個月的餘額寶,規模已超過100億人民幣,客戶規模也超過400萬。
大陸網路科技企業已經邁開了金融創新大步伐。除了阿里巴巴打造的這款「餘額寶」之外,基金第三方銷售機構數米網和海富通基金合作的「數米現金寶」,以及東方財富旗下的天天基金網的「活期寶」,三者被稱為第三方銷售支付機構的「吉祥三寶」。
同樣來勢洶洶、創新應用不輸阿里巴巴的是新浪。就在7月6日,大陸央行發放新一輪支付牌照,新浪已經獲許經營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新浪即將上線的「錢包」、「卡包」功能,將可用於手機話費儲值、水電煤氣繳費等。在幾天舉辦的新浪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2013上,新浪也正式發布了「微銀行」,正式涉足投資理財市場,另外,消費者未來還可以在微銀行辦理開銷戶、資金轉帳、匯款、信用卡還款、掛失等業務。
「餘額寶」樹大招風,推出不到10天,遭到大陸證監會點名違規。但面對網路金融的創新,大陸監管部門網開一面,要求此次餘額寶業務所涉及違規部分,即未備案的基金銷售支付結算帳戶限期補充備案,逾期未進行備案的才進行調查處罰。這種事後補充備案,被稱作「先上車後補票」。
「先上車後補票」的做法,一方面突顯了大陸企業家的冒險精神,倘若監管部門不放手,先前的投資即化作泡影,在這種巨大投資壓力下仍敢闖敢拚;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大陸監管部門能夠審時度勢,支持鼓勵企業創新,監管思維具靈活性。
回看台灣,雖然台灣是個相對規範的商業社會,「先上車後補票」或許不適合,但Paypal已有15年歷史、大陸支付寶只有 9年,如今餘額寶、微銀行也異軍突起,台灣至今卻還在為開放第三方支付業者儲值業務爭議不休,如何能不汗顏?
行政院相關部會正在討論第三方支付業者做儲值業務規範,勢必要排除「絕不犯錯、減少麻煩」的怕事思維,制訂的規範務必具有前瞻性、開放性、鼓勵創新,台灣企業界方有急起直追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