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數位生活
不少宣稱天然植物成分的食品,號召可以「保肝」、「防癌」、「增強免疫力」,吸引民眾購買;但毒物科醫師表示,近來常有自國外引進的新興原料做為食品,但高劑量攝取可能對人體造成毒性;幾年前曾引進「守宮木」,造成多起肺衰竭、死亡,近來也有人引進印度的寬心藤,宣稱可以清涼退火,卻導致民眾肝衰竭,提醒民眾「天然不一定尚好」。
國人愛食補,常有自國外引進的植物、植物萃取物,號稱成分天然,推廣後掀起風潮。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說,今年接獲兩例寬筋藤中毒案例,寬筋藤自印度引進,認為可以解毒、降火氣,有民眾拿來煮茶喝,短短幾個星期,卻造成肝臟發炎、甚至肝衰竭死亡。
楊振昌說,這些植物成分雖然在國外有多年使用經驗、或是有動物實驗證明對人體有益,但在動物有效,對人體不一定好、不同人種間體質可能有差異,而且引進到國內之後,用法不同也可能造成中毒。
他舉例,十多年前自馬來西亞引進的守宮木,號稱減肥菜,可治療肥胖、高血壓等,卻造成多起呼吸困難、肺衰竭、或死亡,因為國外是做為蔬菜,但國人卻榨汁,一下子攝取高劑量,很容易吃出問題。
不過民眾卻常常被保肝、增強免疫力、防癌、清涼退火等字眼所迷惑,更因為是天然植物、或輾轉聽親友介紹,失去戒心,引發中毒事件,楊振昌也說,由於目前國內對於新興原料作為食品,並沒有特別規範、管理,因此民眾最好不要隨意大量食用。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安全評估科科長高怡婷說,食藥署今年已完成「非傳統性食品原料」的申請作業指引,業者引進新興原料作為包裝食品前,如果是國外食用經驗時間不長、或是只有特定少數族群、為特定目的食用等,要提出安全評估資料。
但是,新興原料不僅品項多,有些業者則是推廣民眾打果汁,或是泡茶喝,不見得做成包裝食品,則可能不易管理。高怡婷提醒,民眾最好不要隨意抓草藥或植物熬煮、做料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看見台灣線上看, 看見台灣上映戲院, 看見台灣心得, 看見台灣紀錄片, 看見台灣dvd, 看見台灣原聲帶, 看見台灣下載
candycrushsaga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