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
繼今(2013)年9月美國聯準會大出市場意外,決定延後縮減購債計畫後,全球央行再度吹起一陣寬鬆風,而日本央行宣布於4月推出「質化」與「量化」並重的「超級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QE),誓言要透過加倍購債,在2年內達成通貨膨脹2%的目標,重振日本經濟。然而,《華爾街日報》報導,這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刺激政策要如何收場,日本央行也無法確定。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上週六(7日)在母校東京大學演說,他表示,「建設性模糊」的時代已經結束,「質化」與「量化」並重的「超級寬鬆政策」正如同預期地發揮作用,且日本經濟正穩步邁向通膨2%的目標。
《華爾街日報》指出,雖然黑田東彥講的鏗鏘有力,但在提及超級寬鬆政策該如何退場時,他似乎頻頻迴避。印鈔機該如何關閉、寬鬆貨幣政策該如何退場且把傷害減至最小,這也是當前美國聯準會面臨的難題之一。
黑田東彥指出,從美國、英國和歐洲央行的經驗可以得知,若設定的前瞻性指引太過複雜且透明度不夠,將可能會降低效率,甚至帶來破壞。「前瞻性指引」是一種央行給市場的承諾。央行承諾在某個期限內,或是達成某個目標前將維持超低利率,藉此鼓勵支出並刺激經濟。
當然,黑田東彥目前還不用煩惱寬鬆政策如何退場,因為日本現在的物價漲幅仍遠遠低於央行2%的目標。自從4月實施超級量化寬鬆以來,日本央行便不斷強調此一政策的將對經濟帶來的影響,但對於未來退場措施卻避而不談。
日本央行官員認為,若日本要擺脫過去15年通貨緊縮的狀況,那他們則必需先改變心態,且對經濟持正面、樂觀看法,若民眾相信物價將上漲,這將有助於通脹目標實現。
近來日本物價已經開始反映經濟情緒的改觀。日本央行官員表示,現在不宜公開談論退場措施,這樣一來將會引發市場不安情緒,可能使日本經濟重新陷入通貨緊縮。
黑田東彥7日再度重申,只要有必要,央行會繼續實施超級寬鬆政策以實現目標。然而,日本央行現正買進70%的新發行國債,規模遠大於2000年首次實施的量化寬鬆政策。部分日本議員擔憂,這將引發資產泡沫化,或其他意想不到的後果,而國會議員也不斷質問黑田東彥,要求他提出完善且不引發泡沫危機的方法。
7日,黑田東彥也坦承,量化寬鬆退場是一項挑戰相當大的任務,因為全球主要央行在退出現有規模的寬鬆政策上,經驗尚不足夠。黑田東彥:「寬鬆政策退場可能對經濟帶來何種影響,央行的銀行家和市場人士或許也無法完全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