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數位生活
自從二○○八年馬英九上台後,親美、和中、友日一直是我國外交戰略的最高指導原則,這項戰略就像三條韌索,緊緊地維繫著我國與三大強權之間的關係,也讓我國能隨時調整繩索拉力的鬆緊度來左右逢源。但這項原則並非一成不變,它必須要隨著美中關係的蛻變而改變,就像兩片緊緊相扣的大小輪軸,當美中這個大輪軸翻動之後,台美中日這個小輪軸自然也會跟著轉動。
然而親美、和中、友日這項大戰略的形成,是建立在中國大陸的大國崛起以及美國重返亞洲,這種特殊的國際環境背景之下,而它的立論基礎更是必須具有以下三項前提:首先是中國大陸的崛起,必定會強化美中兩國的對立;其次是中國大陸成為區域霸權,必會引發中日兩國在區域的對抗;最後是美國的重返亞洲,將會增強美日兩國的合作關係。
因此,我國親美、和中、友日的外交戰略,就像走在美中日三國政治角力的平衡索上,也讓我國政府在處理台美關係、兩岸關係以及釣魚台主權爭議上更顯得小心翼翼,過度的使力都會引發另一方的反作用力。首先是兩岸關係可以和解,但不能踩到美國的政治紅線;其次是台美關係可以升級,但不能影響到兩岸關係的進展;最後是釣魚台主權爭議可以對話,但卻不能兩岸聯手。
由此可見,在美中關係的相互制約因素下,親美、和中、友日的大戰略,雖然是成就我國外交戰略的一大步,但不可諱言的,它也成為兩岸關係推進的裹腳布。
而這次歐習會所闡述的美中新型大國關係下,美國歡迎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中國大陸則期望與美國建立一種非對抗的關係,美中兩國將會從過去兩國之間狹隘的互惠性戰略夥伴關係,轉型為廣泛的新型態大國外交關係,美中兩國之間彼此的政治對抗,將會逐漸被國際間的議題合作關係所逐漸抵銷。因此,在美中合作議題多元化的情況下,台灣問題的比重將會被逐漸稀釋了;其次在美中合作形式多樣化的情況下,對美中兩國來說,兩岸關係重要性也會逐漸降低。
看見台灣線上看, 看見台灣上映戲院, 看見台灣心得, 看見台灣紀錄片, 看見台灣dvd, 看見台灣原聲帶, 看見台灣下載
candycrushsaga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