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巴哈姆特 GNN 新聞網
巴哈姆特 GNN 新聞網 
Don't wait in line!

Buy your movie tickets online. Find reviews, trailers, and more at Fandango.
From our sponsors
腕隧道症候群從何來?電腦玩家該了解的基礎身體保健知識
Oct 17th 2013, 13:00

(GNN 記者 Jessica 報導) 2013-10-17 21:00:00

  不論是上班或是打電動,現在大多數人使用電腦的時間越來越長,且可能會因為姿勢不正、或是使用過度等原因而造成手腕、肩膀不適或受傷的情況,例如手麻、肌肉痠痛、發炎等症狀,甚至引發「腕隧道症候群」。像《星海爭霸 2》人族選手 MVP、《英雄聯盟》選手 Toyz 也曾因為練習過度,造成手腕受傷,因此長時間打電腦帶來的健康問題值得現在的人重視。

  GNN 編輯特地訪問到臺大醫院復健部醫學院復健科醫師梁慧雯,希望能透過此次的專題報導帶領玩家認識「腕隧道症候群」,以預防、改善症狀發生,並藉此提醒玩家在玩遊戲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與健康。

  在使用電腦時,除了要注意姿勢外,滑鼠、鍵盤的設計也有可能對玩家造成一些影響。現在市面上有許多滑鼠、鍵盤產品,每項產品的外觀、功能等都有所不同。為了了解產品的設計理念,GNN 編輯也訪問到了 Razer CEO 暨設計總監陳民亮和羅技電子亞太區市場暨通路資深行銷經理周怡君,請他們來分析這類產品研發的考量,同時也提供了選用產品的建議等。

  • Razer CEO暨設計總監陳民亮

  • 羅技電子亞太區市場暨通路資深行銷經理周怡君

認識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有些人可能認為引發此症狀主要是使用電腦的時間過長而造成的,但實際上這算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壓迫疾病,大多數的原因不明,另外也好發於需要做重覆性腕部活動或手用力的工作者上。腕隧道症候群的引發主要是因為正中神經通過手腕的腕隧道受到壓迫所造成,因此當手腕的角度改變或手部抓握都可能會增加腕隧道的壓力。

  不過,梁蕙雯醫師指出,以目前的文獻來說針對「打電腦會引起腕隧道症候群」這件事情要先打個問號,或者換句話說「目前沒有確切的資料顯示,打電腦會不會引發腕隧道症候群」。

  梁蕙雯醫師補充:「有腕隧道症候群的人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都會讓症狀明顯,例如拿筷子的時候手麻、或者騎摩托車時手麻,一樣的在打電腦和使用滑鼠的時候也感到手麻。但這並不代表人是因為騎摩托車、打電腦或者是拿筷子而引起腕隧道症候群,只能指出在做這些類型事情的時候會使腕隧道症候群症狀比較明顯。」

  此外,腕隧道症候群其實是一個很特定的診斷,除了症狀以外,還需要透過「神經電學檢查」才可以確認的一個疾病。梁蕙雯醫師表示:「我們平常看最多的是 40、50 歲的中年婦女有腕隧道症候群,但這群人用電腦的比例其實並不高,而在我們的檢查室中,40 歲、甚至 30 歲以下患腕隧道症候群的人相對少,因此若以人口比例來說,這些 20、30 歲用電腦的人其實並沒有特別高的比例得到腕隧道症候群。唯一過去這幾年的大規模研究是 2003 年,有一份丹麥的研究指出,滑鼠用的多的人符合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比例稍微高一點;而這份研究是目前唯一追蹤時間較長期的一份研究,研究時間大約追蹤一年。」

※「神經電學檢查」主要是針對神經肌肉疾病,除了病史、身體檢查外的輔助診斷工具。檢查目的是藉由記錄及分析肌肉與神經對電刺激之反應,來鑑別診斷週邊肌肉神經疾病。

  • 若嚴重一些,有可能會需要開刀治療

  其實大量使用電腦不過是這幾十年的事情,這些使用者也都還年輕,所以會不會有比較高比例的症狀,目前還沒有人能作出這麼長期時間的研究。梁蕙雯醫師指出,所以假設你有腕隧道症候群,的確有可能在使用電腦的時候,或者是在其他的狀態下跑出症狀,但並不代表因為打電腦才產生這個疾病,這是不一樣的。

  梁蕙雯醫師強調:「加重症狀與產生疾病是兩件事情,而打電腦可能會加重症狀,因此並不代表打電腦會產生疾病。」

  因此,若原本「正中神經」已經稍微有點受到壓迫的人,在長期使用滑鼠等運用手腕動作時,可能會將症狀誘發出來。另外,手腕曾經受過傷的人也可能有較高的機率引發此症狀。梁蕙雯醫師建議,一般針對腕隧道症候群患者會建議不能做的事情包含,重覆性的動作、過度的施力,以及長時間固定一個不良的姿勢,例如肩膀長時間聳著,或是手腕免過度側彎等。

電腦週邊產品的設計理念

  每項產品的設計都是以「玩家、使用者」為出發點,不僅考量到玩家的手形,同時也會將玩家的習慣,包含握法以及遊戲類型等都列入考慮。此次訪談的電腦周邊硬體廠商都表示,在研發的過程中,每項產品,例如滑鼠、鍵盤,都會依據訪問、市場資訊調查等多項數據來進行設計,有時也會邀請玩家一起討論、測試產品的舒適度、精確度等。

  若是強調人體工學的產品時,還會請教人體工學專家一起研究,怎樣的滑鼠、鍵盤產品能保護玩家的手腕等,因此每項的滑鼠、鍵盤產品角度、形狀等都有它的設計理念。

[embedded content]

  Razer CEO 暨設計總監陳民亮表示:「一項產品在設計時會從需求開始考慮,接著會針對外形、外觀等,接著進行玩家測試。在整個產品設計的過程中,也會有兩名專門的人體工學科學師,會針對每項產品進行設計,以求產品符合玩家的需求與使用舒適度。」

  羅技電子亞太區市場暨通路資深行銷經理周怡君指出:「根據調查,以重度玩家來說,他們 1 個禮拜平均會花 19 個小時在玩遊戲,換算成睡眠時間的話,一天若睡 8 個小時,等於將近 3 個晚上都在玩遊戲。若是白天上班又在使用電腦,一整天下來幾乎離不開滑鼠、鍵盤,而在這樣的環境下,要如何設計出讓玩家在遊戲時不會有更多傷害,且覺得更舒適的產品,這些都是研發的重點。」

  根據廠商指出,滑鼠設計會先針對不同類型的遊戲進行功能設計,舉例來說玩 MMORPG 的玩家可能會需要較多顆的按鍵,因此設計了具有 12 顆功能鍵的滑鼠等,例如 Razer Naga,這些可以讓玩家針對遊戲上的需求進行設計。同時,在產品上也會針對產品的細節進行設計,例如 Razer Naga 上的 12 顆功能鍵的角度,會考量玩家在使用上的方便與舒適度進行設計。

  因此,除了在功能上的不同外,市面上也有許多適合慣用右手、左手或是雙手皆適用的滑鼠,或是針對爪握法、掌握法或指握法等不同握法習慣的玩家推出的滑鼠產品,例如「互換式側按鈕板」的設計,能契合不同手掌大小及不同握法需求的玩家。

  周怡君指出:「由於每個人的手掌大小、手形都不同,所以我們會推出各種大小的產品。同時,我們也會考量到玩家在長時間使用之下,可能會流汗等造成不舒服,因此我們也會選擇使用較容易排汗的材質,讓玩家在使用滑鼠時不會感到不舒服。」

  而鍵盤的設計與滑鼠有相同的概念,同樣的除了在功能上有所不同外,在鍵帽的高低、按鍵的觸發力等方面也會依照玩家、使用者的習慣考量。每支鍵盤不同的軸都會給玩家不同的感受,例如黑軸的鍵盤較重,因此有可能讓玩家在使用時,打起來覺得不舒服或很累。不過,這種感覺因人而異,不同的鍵盤設計也考量到每位玩家平常的打字習慣或環境。

  此外,部分鍵盤有「手掌放置墊」的設計,此放置墊可以讓使用者的手腕在打字時有可以依靠著休息的地方,而有些鍵盤的「手掌放置墊」為可拆式,因此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的習慣與狀況來決定使否使用「手掌放置墊」

  周怡君指出:「我們在設計鍵盤的時候是非常注重玩家的『打字體驗(Typing experience)

』,因此在研發產品時都會考量使用者的舒適度,包含鍵帽距離、軸距等,這些都是經過設計以及實驗的,主要的目的是期望讓使用者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是省力,且處於是最舒服的。」

  • 可拆式「手掌放置墊」可讓玩家依照習慣進行調整

預防腕隧道症候群

  雖然新聞報導長期使用電腦有可能引發腕隧道症候群,但梁蕙雯醫師指出,平常與使用電腦最有關係的,且年輕人最常有的問題反而不是腕隧道症候群,而是肌肉痠痛,尤其是脖子(脖子到肩膀的區塊)、手臂和上背部,這是最多人有問題的,而這也跟姿勢有「絕對」的關係。

  在使用電腦時,玩家常會因為坐姿不正造成、手腕姿勢不對等造成痠痛、手麻等。電腦桌的配置也會因為滑鼠、鍵盤位置太遠的關係,因此在使用電腦時容易讓手呈現不自然的姿勢;而鍵盤也有可能因為位置較高,造成肩膀會一直聳著,長期下來玩家的脖子都會不舒服。

  梁蕙雯醫師建議:「在使用滑鼠時,只要將手輕鬆的擺放在上面,並盡量讓手腕處於自然、伸直的狀態,同時讓手保持放鬆的狀態,避免長期維持在彎曲的姿勢。而身體、手臂也盡量自然地放鬆、垂下;椅子也要盡量選有靠背設計的,讓背部可以有支撐。」

  在滑鼠、鍵盤的選用方面,陳民亮指出,沒有一款滑鼠或是鍵盤,可以滿足每一位玩家。因此玩家一定要親自試握、試打,並選擇在使用上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周怡君也強調:「使用者在買滑鼠、鍵盤時,一定要實際握握看、敲敲看,由於每個人的施力點、施力方式也都有所不同,因此試握、試敲、試打是很重要的。」

  除此之外,市面上也有許多稱「保護手腕」的產品,包含有「靠墊」設計的滑鼠墊或是扶手、支架等輔助工具等。針對這些產品的使用,同樣維持在一樣的原則:使用後,不會讓肩膀太高,或是感到不舒服。

  梁蕙雯醫師表示:「若原本就已經是自然姿勢的話,就不建議使用者使用這類型的靠墊。當手在移動的時候,它不會跟著移動,因此在使用時反而有可能受限,甚至會壓迫到手腕的神經。」

  另外,在一些報導中也有指出使用「軌跡球」也可以減少手腕的負擔。軌跡球一開始的研發理念,主要是針對美術、室內設計等這類型的族群使用者所設計的。當使用者在使用軌跡球時,只需要利用一隻手指滑動球體,並透一點點的滾動進行細微軸距移動的操作,因此軌跡球功能設計沒有內鍵一般滑鼠或是電競滑鼠的精準度等功能。

  周怡君表示,軌跡球在使用時會固定放在一處,因此手腕的移動較少,但是否會讓使用者覺得較舒適,或是具有保護手腕的效用,主要還是看使用者本身的習慣等。她表示:「每個人使用滑鼠的時間、習慣、場合不一樣,而玩家在選滑鼠時,首先應該考量其產品功能性與需求。舉例來說,較小的滑鼠,我們就會建議使用者在外出的時候使用。需要長時間使用滑鼠的人,則是建議一定要選擇符合自己手形的滑鼠。」

  針對滑鼠、鍵盤的選用,梁蕙雯醫師指出:「基本上滑鼠、鍵盤是否會減輕手腕的負擔,主要是看每個產品的設計,一般的滑鼠需要不斷的按按鍵、拖曳等一些重複性動作,但軌跡球的設計上較一般滑鼠輕,因此對手的負擔可能比較小。不過,不論是多好的設計產品,在使用時若還是需要不斷地重覆、用力的使用,只要時間時間過長、過久還是有可能會對手腕造成負擔。」

  在與梁蕙雯醫師的訪談過程中,她也有提到新聞中常見的「猝死」的問題,她指出:「有些人可能是自己身體本身就有些問題而造成猝死,雖然很少是因為打電動的關係造成猝死的,不過以長遠的狀況來說,都不動對身體健康狀況真的不好。」

結論

  不論是上班或是下班,現在的人使用電腦的時間越來越長,長期坐在電腦桌前使用電腦可能會造成手腕、肩膀不適或受傷。梁蕙雯醫師建議使用者在使用電腦時,能盡量保持最輕鬆舒適的姿勢;不過基本上沒有任何一個姿勢可以讓玩家維持 8 個小時以上都沒事,因此適時地起身走動、變換姿勢等還是必須的。玩家也可以不定時地做一些部放鬆、伸展的動作,以減緩症狀。

  梁蕙雯醫師補充,對於較少時間運動的人來說,其實只要快走就可以達到運動的效果了,1 個禮拜至少 5 次,每次至少 30 分鐘。

  滑鼠、鍵盤等每項產品都適合不同的需求的玩家,不僅僅是在功能上,形狀以及大小等不同的外觀設計產品也適合不同的使用者。因此當玩家在選購產品時,建議要實際試握、試打,這樣才可以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在使用上也會較為舒適。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dycrushsaga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